新理念引领新征程:非凡的“十四五”丨伟大征程的伟大篇章“十四五”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实现第一个“小康社会”的时期。
新理念引领新征程·非凡的“十四五”丨伟大征程的史诗篇章
“十四五”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实现1100周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五年,并以此为契机,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台阶、向2100周年奋斗目标迈进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、发生重大变化、取得历史性成就。中国的应对举世瞩目,中国的道路更加宽广。
这是一个富裕、进步的中国。预计五年经济增长超35万亿元,超过第三个世纪经济总量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。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%左右。货物贸易规模比“十三五”末增长32.4%,连续八年位居世界第一。
这是一个充满活力、创新的中国。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20年的第14位上升至2025年的第10位,发展动力增强。
这是一个把人民生命放在第一位的幸福中国。义务教育入学率、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超过95%,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。
这是一个坚韧、自信的中国。粮食产量再上新台阶,达到14亿公斤。自给率能源效率保持在80%以上。我们拥有全球规模最大、门类最全、体系最完善的制造体系。发展的安全基础不断完善是的。这很简单,但实现起来却很难。除非你经历过,你不会知道它有多难。
回望过去,五年前,我们正在制定新的五年计划。当前,世界正面临本世纪最严重的疫情,全球经济陷入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衰退。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进入加速变革时期。国际环境日益复杂,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加。内部发展不平衡和不足的问题仍然很重要,并具有结构性、制度性和周期性的后果。矛盾是并存的。风浪越大,我们面临的困难就越多。习近平总书记对危机与机遇的深刻认识,对时代潮流的准确把握,对我国高质量发展作出部署。未来五年及以后的发展。习近平总书记通过从农村、社区到学校、科技园区、企业培训等一系列密集考察调研,召开七次集思广益的座谈会,总结当前形势,更加着眼长远,从战略高度、全局视角、前瞻性高度谋划运行“十四五”。
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郑永年先生:提醒一下,我记得当时秘书长在座谈会上说的话。他说,如果你得到警告,一切都会完成,如果你没有得到警告,那么就会发生失败。有两个判断非常重要:一是对国际形势的判断,二是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判断。因此,在这样的国内外环境下当前,要开启中国现代化的全面建设进程,需要最优秀的设计师,需要伟大的格局、伟大的智慧和坚定的决心,才能让中国这艘巨轮平稳前行。 2020年10月,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“十四五”规划的《建议》。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,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,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明确了中国发展的历史方向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选择路径。这是大国领导人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深刻思考。 “十四五”期间,面对外部环境变化,他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关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任务,提出坚决应对自身挑战。面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阶段,他提出发展新生产力并作了系统阐述。这深刻回答了新生产力是什么、为什么发展、如何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,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。五年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修改了法律,率先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、新思想、新战略,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。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:“十四五”时期,秘书长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伟大复兴的核心使命。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e式现代化建设总体规划的实施。在提出任何战略之前,都会提出重大的理论和思想创新。这些思想导向和战略部署取得了历史性成果,为2035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“十四五”规划提出的5大类20项指标,从经济发展、创新驱动、民生福祉、绿色生态、安全等方面规划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。 102项重大工程开创了现代化先河,描绘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前景。
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。 “十四五”期间,创新显得尤为重要。 2024年,全社会研发投入规模较“十三五”末增长近50%。构造我国首个空间站天宫号的运行、首次月球背面无人样本返回、国产大飞机C919的首次商业飞行……每一个“第一”都在不断提升中国创新的高度。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增长,加速形成新生产力。我国拥有自主研发的芯片和高性能操作系统,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1000万辆,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超过500万件。 2024年,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“十三五”末增长42%,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73.8%。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。
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高水平标志完善经济体制,深化国有资产和企业改革,努力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。全国统一市场建设深入开展,各项基础性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,产权保护、市场准入、公平竞争、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逐步完善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阶段性实施的300多项改革举措已出台,改革成果正在加速落地。现代治理体系和特征。高水平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。 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国自贸试验区总数达到22个,覆盖北、南、东、西。单边免签“朋友圈”开放型经济发展活力和动力日益增强。
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。 2024年,日本单位GDP能源消耗较“十三五”末期下降11.6%,使日本成为世界上能源强度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,森林面积持续增加,绿色低碳产业快速发展。今年上半年,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20亿千瓦,比“十三五”末的9.34亿千瓦增长一倍多。
人民生活福祉迈上新台阶。 “十四五”期间,全国新增国家级和省级卫生院114个,全国跨省医疗直接支付受益人达5.6亿人。数量 o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达1.9亿人,护理人员达574万人。育儿补贴落实到位,幼儿教育阶段性免费,养老金不断提高,务实政策加快落实,政策力度落实到群众生活中。
这是社会文明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五年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进一步丰富,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。全国新建公共图书馆约3300个,新建公共文化空间4万多个,为人民群众获得文化服务提供了更好的场所。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更加强大,中华民族的团结更加坚强。这五年,也是中华民族的五年。国家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。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更加完善,公平和社会正义进一步彰显,国家行政体制更加完善,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大幅提高。
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战略规划司副司长向伟:当前,“十四五”主要指标有序。进展很快,已经提前实现了近一半。十七项重大任务全面落实,102个重大工程项目按时完成规划要求。特别是把以新理念为指导的高质量发展方向纳入整个发展进程,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取得良好开局,扎实推进“十五五”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。
“十四五”规划的伟大工程正在中国土地上生动、隆重地付诸实践。从实现百年奋斗目标到迈向二百年奋斗目标新步伐,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,科学制定并持续实施五年规划,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,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政治优势。 “十四五”已经落下帷幕,新的五年征程即将开启。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14亿多中国人民正在共同谋划,不断谱写中国现代化建设新篇章。的伟大目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会成为美好的现实!
特别声明:本文版权归网易所有。由作者在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上传发布,仅代表作者观点。网易仅提供一个信息发布平台。
注:以上内容(包括图片和视频,如有)由网易号用户上传发布,网易号是一个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的社交媒体平台。
责任编辑:肖雷_NB26578